瑞典心理学家最新研究:一生中能建立社交的人数最多不超过520人

2025-11-02 01:11:58

但这一理论是否真的正确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在最新的研究中通过数学模型等方法重新确定了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发现经典理论邓巴数其实并不准确。

瑞典科学家团队:人类在一生中能建立社交的人数最多不超过520人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人类进化学家Patrik Lindenfors, Andreas Wartel和Johan Lind为了验证邓巴数的可靠性,基于最新的人类大脑尺寸、新皮质尺寸的准确数据通过两种数学模型贝叶斯多层级模型(Bayesian multilevel models)和系统进化最小二乘法(Phylogenetic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进行拟合,最终得到了人类能维持稳定社交的人数范围[2]。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Patrik Lindenfors, Andreas Wartel和Johan Lind发表文献截图

这一研究成果于2021年5月5日发表于期刊Biol. Lett.,文献题目及摘要截图如上图所示。

根据Lindenfors教授等人收集到的人类大脑的准确数据,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分为了三类组合:

大脑重量和新皮质尺寸;

大脑重量或新皮质尺寸;

大脑重量和体重。

然后,研究人员分别通过贝叶斯多层级模型和系统进化最小二乘法这两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果

Lindenfors教授等人根据不同的模型确定了最终结果的可信区间,排除了不可取的答案后,最终得到了人类能维持稳定社交的人数范围的两种情况,分别为:3.8–520.0 和 2.1–336.3,也就是接近4-520人,和2-336人[2]。

从这个结果来看,和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邓巴数150人,或者100-230人的范围完全不同。这个实验结果是否说明了风靡20年的邓巴数是错误的呢?或者,Lindenfors教授等人的这些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什么?我们将在以下的分析中为读者们详细阐述。

原因分析:文化进化对人类的认知极限的影响

Lindenfors教授等人的实验是根据人类最新的数据库中的大脑准确数据得出的人类能产生稳定社交关系的上限人数,通过模型拟合,最高人数上限为520人,这一数据远高比邓巴数。这样的结果到底说明了什么。

斯德哥尔摩文化进化中心副主任 Johan Lind也是该研究的参与人之一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或许说明了文化进化对人类认知的促进作用;文化在近20年中发展和改变迅速,影响范围之大,从社交网络的普及到人们爱好的改变,在这些改变和进化中,人类的大脑也被训练以用了接受更多的社会接触。就像通过训练,人类可以背诵出圆周率中更多的数字。同样地,可能在文化的进化中,人类的大脑也在发生改变,认知极限被扩大,所以最新的研究结果得出了人类能过于最多520人维持稳定社交关系的结果[2]。

同时,Lindenfors教授也提到,我们不应该迷信数字。邓巴数的流行,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人人都能理解,也显得很有意思。但实际上,为人类的认知极限标定一个数字的做法可能并没有意义。

写在最后:珍惜我们有限的时间、精力、金钱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或许可以领悟到研究者的一番苦心,无论最后这个社交极限数字最终为多少,无论是150人还是520人,我们都明白人的认知是有极限的。这种极限,让我们学会了珍惜。

一个人的一生,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或是疾病,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有限的资源努力获取我们想要的人生,努力的过程中我们终将明白,珍惜该珍惜的,不要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费时间、精力或者金钱。

参考文献

[1] Dunbar, R. I. M. (1992). "Neocortex size as a constraint on group size in primate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2 (6): 469–493.

[2] Lindenfors P, Wartel A, Lind J. 2021 ‘Dunbar’s number’ deconstructed. Biol. Lett. 17: 20210158.

《心理学简报》独家原创|禁止转载

文章版权归《心理学简报》所有

原创作者|《心理学简报》核心主创团队

通过关注@心理学简报每天获取心理学领域的前沿资讯和科研动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